作者: 时间:2018-05-23 点击数: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于2018年3月22日发布《关于举办2018年广州“科技开放日”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广州市科学技术科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广州市“科技开放日”。为进一步促进广州市科普事业发展,鼓励广州市各单位积极开放科普资源,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在2018年广州科技创新活动周期间设立“科技开放日”。我校积极响应号召,于5月19日当天向公众开放广州校区部分实验室并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第一站:“互联网+人体健康”科学馆1.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数码互动实验室、病理标本室) “互联网+人体健康”教育科学馆是在2005年建成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标本馆、胚胎学和病理学标本馆基础上,结合学校“生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部分内容,重新组建的基于实体医学实验标本馆和山东易创数字人、胚胎学、组织学和病理学数字切片库等网上虚拟资源于一体的虚实结合标本馆。
提及该科学馆的建设目标时,刘琼老师强调,这是为了丰富实体和网上标本馆内容、新建移动课件,申请微信公众号等完善科普馆环境和传播手段,利用标本馆呈现、虚拟演示以及手机科普网站展示人体健康教育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过程,实现把科普知识带回家,增加对外宣传力度。
另外,她表示这些科学馆的创立和开放将对普及医学知识、从科普中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起到宣传作用,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常见疾病表现等医学知识的需要。
2.人体结构(人体标本馆)
人体标本馆通过实物及3D动画展示人体系统结构标本、模型(九大系统标本)以及人体胚胎发育标本,更可通过人机互动对人体各器官进行分解组合。通过参观人体标本馆,同学们全方位地认识人体结构及其正常机能。在老师的讲解下逐一揭开人体结构的神秘面纱,使人体结构能更形象生动地在参观者脑海中呈现。 “人体标本馆的系统学习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因材施教的需要,将传统解剖学与高科技紧密结合,为大家提供一个逼真、安全、科学的人体解剖演示过程,在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的同时也对学生们学习人体解剖学提供帮助。”邓玉后老师介绍道。
据了解,广东金融学院的学生队伍来我校参加了本次“5·19科技开放日”活动。来自广东金融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潘静同学说道:“我通过老师介绍,得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有科技开放日活动,参观后我体会到这些人体标本十分真实。讲解老师通过对比标本之间的差异,让我们了解到了病变器官的状态,从而让我们更加注意并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来自广东金融学院翻译专业的刘婉瑜同学说道:“从人体标本馆到病理标本馆,再到基础护理实训室,我感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标本和设备都很齐全,老师们的讲解也十分专业详尽,相对于社会上的博物馆,这里更人性化,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仪器了解老师的所教所讲,收获甚大。”
中大新华2015届毕业生陈同学说:“看完这些人体标本,我感到十分震撼,同时也对这些为医学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们表示崇敬。” 第二站:“护理实验实训中心”1.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护理(模拟产房、模拟儿科综合病房)
我校护理学院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设有护理基础实训实验中心、急危重症护理实验室、内外科综合实训室、ICU监护室、模拟妇产科综合病房、产房、儿科病房等。ICU监护室拥有目前全世界最高端的模拟人SimMan3G,可模拟临床护理对象复杂的病情变化,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团体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妇产科及儿科的模拟病房从产前、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整体护理模式都贴近临床,能有效锻炼学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模拟妇产科综合病房高端模拟产妇SimMom,不仅能形象地模拟不同胎方位分娩,产程的异常、胎心的异常、宫缩的异常和分娩过程中的种种并发症,学生还能参与接产及处理产前产后发生的多种并发症。
广东金融学院潘同学说到:“在参观完护理学院实验室后,了解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人体健康知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产妇分娩的模拟过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科学馆与其他高校的科学馆最大的区别是场地和展品的设置、摆放不同,而且讲解人员都是学术知识扎实、专业实操能力突出的老师,这让我感觉较为亲切。”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姚镔城同学谈到:“和同学来到广州校区时在校道上看到了‘5·19科技开放日’的宣传横幅,我们出于好奇便来参观了。我感觉广州校区护理专业的设备十分齐全,讲解员的科普解说通俗易懂。我觉得学校的实验室和科学馆氛围比较亲切,都是同学老师在耐心地讲解,演示也比较详细,我以前参观外面的科学馆没有这种感受。”2.休克抢救模拟(重症监护室)
在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观摩了医学实践,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初步了解到我国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水平。各种昂贵精密的高科技仪器设备供参观者进行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这次活动不仅使参观者开阔了眼界,同时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第三站:科技开放日讲座: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5月19日上午10点,主题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的科普知识讲座在广州校区C301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铎香副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主持、学校师生及社区居民参与此次讲座。讲座伊始,黄铎香副教授讲述了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的概念。他表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人员帮助求助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同时,黄副教授讲述了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为同学们介绍了大、中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次讲座,我校师生加深了对大学生心理卫生有关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充实了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我校不断营造健康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第四站:科技开放日讲座:性文化知识 同日,主题为“性文化知识”的科普知识讲座在我校广州校区教学楼C303课室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育与性医学科创办人张滨教授担任主讲人。
张滨教授以大学生的性教育与性医学为主题,借用医学图片并结合生活实例为学生们开展性教育。他希望学生们通过科学系统的性知识和性文化的学习,将其运用于指导自己的性爱实践活动,在人生的黄金阶段健康成长。
康复医学系副主任医师江沛担任讲座主持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学校师生及社区居民参与此次讲座。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性”的科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正视科学的性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性,用正确的科学态度去对待性文化知识。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于5月19日举办“科技开放日”活动,积极开放科普资源,通过“互联网+人体健康”教育科学馆、护理实训中心的讲解实践,为人们普及医学知识,从科普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此次“5·19科技开放日” 由我校学科与科技管理处牵头,联合校长办公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宣传与新闻中心、学生处、保卫处、总务处和护理学院等有关单位一同组织承办。活动最大亮点可以归纳为“三个集中”。一是集中整合资源和力量,实现“互联网+人体健康”科学馆和“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展示开放工作二合一,重点展示近年来我校创新发展成就和教学创造成果;二是集中开展两场科学知识专题讲座,以“性文化知识”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科学主题解读为载体,为全校师生分享了性医学知识、性健康治疗和心理咨询科普;三是集中演示讲解科学常识,展示“十三五”以来我校在医学科学、药学护理、康复治疗发展、人体健康研究、数码互动技术等领域的系列科研成果和教学教材,同时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讲解科学知识,丰富了我校学子和社会人士的科普知识,进而了解人体常见疾病的演变规律和养生保健等内容。 据了解,本次“5·19科技开放日”活动以多种形式包括实验室参观、专家讲座等,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公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科普知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传播出去,取得了良好反响和热切关注。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