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机关各部、处、室、中心、直属和教辅单位,各学院、直属系、教学研究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推动创作更多原创科普精品,进一步繁荣我省科普创作,营造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省科协联合有关单位定于2025年9月至12月,举办第十九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
承办单位:广东科技报社、广东省医师协会。
二、大赛主题
卓“粤”力量,科普向新。
三、参赛对象
面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师生(含港澳籍),按年龄、职业等分为以下3个组别,可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
专业组:科研院所、科普基地、高校、医疗机构、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企业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含教师)。
高校组: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含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
中小学组:所有在校的中小学生(含中职,18周岁以下)。
四、作品类型
根据科普作品形式分为以下3个类型(作品要求,见附件3)。
(一)短视频类:脱口秀短视频、MV、实验片、动画、纪录片、剧情片等。
(二)平面艺术类:手绘、长漫、图集等。
(三)文学类:科普文章、科普故事、科普剧本、创意脱口秀文本等。
五、赛项设置
本届大赛根据不同的科学领域及传播方式,分设三个赛项。
(一)卓“粤”科技力量创作赛
围绕以下三个关键词,结合时事热点开展相关的科普内容创作。
关键词一:前沿科技。围绕广东省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发展成果,展示多彩的科技生活。
关键词二:助力“百千万工程”。展示广东省地方特色产业、种业发展的成果与创新,科技“新农人”分享富民强县兴村的经验等。
关键词三:美丽广东建设。展现广东省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成果,可围绕家乡变化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二)“健康中国”行动赛
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可围绕健康的方方面面,如食品营养、体重管理、近视防控、心理健康、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传染病防控、中医药科普、安全与急救,以及运动方法、科学防护等。
(三)全民科普向新接力赛
限短视频作品,内容可参考赛项一、二相关内容,参与此赛项的作品不可参与其他赛项。需在限定时间发布于个人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任一平台,发布时必须带上话题#全民科普向新接力#,@广东科普、@广东科技报,并在大赛平台上传报名表、传播截图才视为参赛成功。
注:作品需为原创,涉及AI工具创作素材需注明。
六、激励设置
本依据赛项对科普作品及参赛集体,予以成果展示。具体如下。
(一)科普作品成果
卓“粤”科技力量创作赛、“健康中国”行动赛赛项征集的作品,按作品类型、组别展示若干份“卓越作品”“优秀作品”“潜力作品”,并入选广东省优质科普资源库。
(二)科普传播成果
全民科普向新接力赛的作品依据专家评审其内容的科学性、创意性,以及结合传播效果(播放、点赞、评论),公布展示100份“科普声量入选作品”。
(三)组织工作成效
根据各单位选送作品数量、作品成果等情况展示优秀组织案例50个,优先纳入共建广东科技报社“科学传播融媒工作站”体系,共享科普资源,共同举办科普活动、研学活动等。
七、赛程安排
本届大赛分筹备启动、作品征集、大赛评选、展览应用等环节,将依托广东科技报社官方网站(以下简称“粤科网”)开展有关工作。
(一)筹备启动(2025年9月)
为整体提高全民科普创作的水平,以及高质量推进大赛的举办,本届赛事在“广东科普”“广东科技报”及报名页面上开设“科学灵感库”专栏,为创作者提供选题与素材。
(二)作品征集(2025年9月—10月)
印发大赛通知,在“广东科普”“广东科技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媒体发布大赛信息,发动公众尤其是在校师生、科技工作者踊跃参赛;开设“科学灵感库”专栏;由组委会协助开展选拔赛,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省赛。
(三)大赛评选(2025年11月)
按赛项、作品类型、分组情况等,通过符合性审核后,组织各领域专家分组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在省科协、广东科技报社官方网站公示公布。
(四)展览应用(2025年11月—12月)
优秀作品在指定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同时开设线下公开展览等。
八、联系方式
请有意愿参赛的人员,于2025年10月24日17:00前提交《第十九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报名表》(附件1),并按照《参赛作品要求》(附件2)提交参赛作品,由各单位科研秘书统一汇总后,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panhuiran@xhsysu.edu.cn,纸质版材料提交至广州校区教师工作室105或东莞教区格物楼2B305科研处。
联 系 人:潘老师
联系电话:020-87211830/0769-82676871
通讯地址:广州校区教师工作室105室/东莞教区格物楼2B305
附件:1.第十九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报名表
2.参赛作品要求
科研处
202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