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研素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科研力量。2025年7月4日,科研处组织开展主题为“智能驱动学科发展,助力科研教学融合”的第二十五届教师学术沙龙。科研处谢祥云处长、吴丹莹副处长及各院系教师代表、科研处工作人员参加。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万智萍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沙龙。
二十四届教师学术沙龙现场
会议开始,科研处谢祥云处长在致辞中强调了青年教师在学校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一是要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育、激励等多种方式,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二是通过优化学校科研评估考核机制、完善科研激励政策,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院系要把握学术动态前沿,充分挖掘院系学科科研潜力,动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申报和高质量论文写作;四是青年教师要立足教学科研工作实际,要自主和主动投身科研,保持学习的敏感性,注重将自身科研与地区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为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谢祥云处长讲话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万智萍、唐俊和肖镇麒三位老师分享了科研经验。万智萍教授聚焦论文检索、撰写与投稿全流程,详细介绍了论文检索技巧,论文撰写的核心策略与实用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写作新视角和投稿经验。
万智萍作科研经验分享
唐俊老师重点探讨了高水平论文(SCI/EI)的撰写投稿,强调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并推荐了一些学术交流的平台并阐述了如何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水平。
唐俊作科研经验分享
肖镇麒老师以其实际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热点与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观点,并突出强调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探讨了如何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肖镇麒分享科研经验
最后,与会教师围绕学校科研制度、激励机制、项目申报以及新修订条例实施细则等具体问题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对此科研处谢祥云处长和吴丹莹副处长分别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答。
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并非孤立的学术探索,而是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学校要进一步激励更多青年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学校科研发展大局,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深耕科研,努力挖掘打造亮点,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铸品牌,携手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
文/图|池宝莲
审校|谢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