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助力青年教师及博士科研启航,提升项目申报成功率,2025年1月7日,我校召开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动员大会。学校校长王庭槐,副董事长、督学刘东远,副校长姚正安,各院系负责人、科研骨干教师代表、青年博士及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由王庭槐校长亲自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动员会现场
王庭槐校长围绕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科研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进一步做好2025年度申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推动学科建设的核心动力。自2019年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以来,我校积极申请并于2022年12月成功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资格,2023年正式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通过几年的申报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尽管全国民办高校在基金立项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成功案例仍然存在,我们新华全体教职员工要拿出敢为人先的气魄,心无旁骛,迎难而上,积极争取,不断克服重重阻力,早日取得突破,力争取得各加优异的成绩。
王庭槐校长在动员会上发表讲话
王校长强调,一是必须全员高度重视。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强前瞻性布局和重点培育,全校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这是关乎学校学术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关乎到学校硕士点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基石。二是要精心准备,精准发力。院系要提前布局谋划,持续深挖学科专业科研潜能,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构建科研团队,强化科研实验室建设,并加强校内外、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撰写并多次打磨修改申报书,提高申报质量。三是要细化管理。职能部门要强化有组织科研,组织专家指导会,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合作领域。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对获批项目的支持和帮助力度,保障基金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校师生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林桂平教授从多年科研经验入手,详细阐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基本要求。他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选题与代码、项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结果等多个方面。林教授结合自身项目经验,逐一进行了详细讲解,不仅分享了科学研究的思路,还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旨在启迪和鼓励正在准备申报基金的青年教师。

林桂平教授(左图)和陈志祥教授(右图)分享了申报经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陈志祥教授从多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报的经验中提炼要点,分享了影响项目申报成功的因素和申请策略。陈志祥教授指出,选题需关联国家需求热点问题、自身研究积累、学科理论研究新方向新方法,并考虑同行竞争。申请书中的研究方案应详尽,同时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部分需展示过去承担的相关课题和研究论文,丰富的成果和优秀的评估对申请成功大有裨益。他的分享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了申请经验和科研创新的新方法、新思路。
姚正安副校长在动员会上讲话
姚正安副校长对2024年度的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在2025年的申报中,各院系要攻坚克难,增强进位争优意识,凝聚内部人员组建团队,提高项目申报质量与立项数量。学校作为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东莞分中心的依托单位,要充分发挥学校数学、统计、计算机、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优势,校长办公室、科研处、教务处、人力资源管理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助力科研工作。同时强调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提醒所有科研工作者要时刻敲响科研诚信的警钟。随后他从评审专家的角度,对申报书的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优秀申报书范本,提出了撰写注意事项,分析了选题、申请书结构和优化策略。他鼓励青年教师要勇于开拓学术视野,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拓宽科研思路,汲取科研灵感,获取更多学术资源,从而提升基金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力争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科研处处长谢祥云在动员会上讲话
科研处处长谢祥云汇报我校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情况,并将我校申报的10个项目的专家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他要求申报项目要明确研究核心与创新点,精炼科学问题,深化前期调研,优化团队构成,确保项目切实可行且科学严谨,着力提升项目质量,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申报成功率。
通过此次动员大会,不仅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申报经验分享和指导,更为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全校师生将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池宝莲
审校/谢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