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2020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

作者: 时间:2020-12-23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有序、健康、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学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12日,由廖振亮副校长带队,相关部门、院系师生赴佛山参加2020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

学校参会人员合影

2020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以下简称“对接大会”)由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政府联合举办,来自广东省内外高校代表、科研机构代表、科研团队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对接大会期间,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2020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2020年第一届中国(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院士团队项目精准对接、2020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展示对接、2020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第八期培训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充分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融合创新,提质发展”。

为深化粤港澳高校创新合作,打通产业精准对接渠道,打造湾区成果转化“加速器”。此次对接大会还邀请了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教授刘焕明,日本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刁东风,分别进行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和“用纳米的思维看世界-碳纳米传感”的主旨演讲,分享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思潮。同时,邀请企业、投融资机构进行专场接洽,实现意向投资项目签约,助力项目落地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新动力,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深度创新合作。

本次对接大会期间,廖振亮副校长还带队参观了高校高质量成果展示对接活动,了解相关高校科研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情况。我校报送了四个项目参加2020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交流。其中,药学院副院长曹颖男副教授副发明专利《抗肿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项专利按照疏肝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散结消痰的原理,选用黄芪、鸡血藤、等中药材进行组方,通过体外药效评价,筛选并优化的组方药品,相比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肺癌、鼻咽癌、骨肉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常规用药长春瑞滨、尼莫司汀、甲氨蝶呤、维A酸等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等优势。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廖振亮副校长参观2020高校高质量科技成果展示

Fablab创新中心李国城、莫伟健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可以快速打印PCB板的3D打印机》,该项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可以快速打印PCB板的3D打印机,整个制作过程无需蚀刻、电镀等工序,极大缩短了制作时间,有效降低能耗和成本。该发明可以在任意可吸附金属液的材料上打印PCB,对材料要求低,绿色制板,快速成型PCB,无污染排放,对推进行业进步,具有较大的现实积极意义。相关项目吸引了众多一线科研工作者、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投融资专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咨询、洽谈合作。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荣获2020年度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培训“优秀组织奖”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史航副处长荣获“优秀学员奖”

本次对接大会期间,还同步举行了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第八期技术经理人培训,2020年学校已组织学科与科技处史航副处长、吴丹莹副处长、潘会然老师参加前3期技术经理人培训,我校荣获2020年度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培训“优秀组织奖”,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史航副处长荣获“优秀学员奖”。通过系统培训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学校高价值专利的运用和管理水平。

通过参加此次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交流与对接盛会,我们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及众多创新资源平台,学校将持续深入研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信息,深度挖掘学校高质量科技成果,凭借良好政策环境,借助各类创新资源平台,精准定位、匹配学校相关技术应用领域,在研究团队建设、成果优质化、系列化上加大力度,力争学校科技成果早日实现高质量的转移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创学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文|潘会然

审校|史航 毛弘毅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