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的发展方略,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六大人才计划”开花结果,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2018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不定期举办教师学术沙龙。2018年5月初,我校成功举办了首届教师学术沙龙。为将构建新华高尚优雅的学术精神家园的工作旨要落到实处,我校于7月4日在广州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第二期教师学术沙龙,通过不同领域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跨学科科研思维的碰撞,进而提高教师研究创新能力和水平。
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作为落实春季工作会议“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固本培元厚内涵”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筹备到举办都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王庭槐校长、周云书记、廖振亮副校长、许淑锐副校长等学校领导,资深教学督导,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校长办公室、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博士导研计划”、“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人才培养对象参会。
王庭槐校长致辞并作主题分享
王庭槐校长作《创新思维与“三基三严”》主题分享
教学、科研、行政三重奏,行为“师”范
36年来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学与科研默默耕耘的王庭槐教授,其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医学生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硕果累累,曾五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七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柯麟医学奖等奖项,被授予国家首批教学名师、中山大学2018年卓越教学名师称号,对于这位将教学、研究、行政兼顾如此的校长,中大新华的青年教师们有的不仅仅是钦佩,更是好奇。借助于教师学术沙龙这个平台,我校特邀王庭槐校长将自己身为一名医学生理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感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中大新华的青年教师们,并与大家共勉:“不忘教育初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坚守教学与科研。”他以《创新思维与“三基三严”》为主题,娓娓道来医学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以及“三基三严”教学传统的内在逻辑关系。
王教授以医学研究领域为引领,首先提出“什么是医学精神”,进而指出医学精神事实上是一种科学精神,而且首先应该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则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三基三严”的要求并不对立。
“科学是一门严格基于事实,不断探索未知的学问。实事求是是从事科学的基础,探索未知是科学的精髓。”王校长认为,培养未来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须培养其从事科学的精神和素质:
一是甘于奉献的精神。科学是一项残酷的事业,它只记载成功,不记载失败,而做科学的过程中失败远远多于成功。
二是热情和智慧。没有热爱,便没有成功的老师;没有智慧,便没有通向成功的灵感。
三是严谨细致,严格慎密。没有细致严谨,一个细节的失误便满盘皆输;没有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科学就不能称之为科学。
四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606次试验才发现了新药606,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便没有成功的保证。
五是人文精神、自然和谐和共生共存。人与自然,特别是医学与生物都是共生死、同存亡的关系,没有人文精神,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科学也将误入歧途。
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科学精神离不开创新。创新包含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王教授对其内涵进行明晰:
一是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我校贯彻落实“百名骨干教师”等人才计划,也应当重点培养其好奇心、追求创新的欲望、敢于冒险和永不自满的创新意识。
二是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考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包括求异、批评、探索和优化,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事物进行对比研究,寻求其中的差异,对既定的知识进行有依据的质疑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最终对新研究成果进行优化。
三是创新能力是指综合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有目的、有意识、有办法的科学观察、想象、怀疑批判提出问题,在推理和讨论中分析问题,在实践、创造和组织协调中解决问题。
面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三基三严”(“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态度、严谨作风、严格要求)孰轻孰重的问题,王教授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三基三严”的要求并不对立。脱离“三基三严”的创新,是揠苗助长,纵使开花,也不会结果;建立在“三基三严”基础上的创新,才会根深叶茂,花香果硕!
基于王教授的分享,青年教师们对于这位用“三基三严”严以律己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一校之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教书育人、教学科研这份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感叹标杆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也由衷感谢学校近年来对青年教师队伍的着力培养,以及对学术氛围的营造和科研平台的搭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作科研工作报告和心得分享
大胆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研究选题,突破团队局限
“博士导研计划”、“百名骨干教师计划”6位人才培养对象教师代表根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经验等方面畅谈心得体会。
当前,世界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球科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当代科技创新模式也由传统的线性科研组织模式逐步向跨团队、跨领域、跨学科的开放型科研组织模式转变。
中国语言文学系李想老师作分享
为适应新时期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中国语言文学系李想老师立足所从事的古代文学研究分享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科研过程中切忌闭门造车,科学研究应当跨越团队界限,多与师长、朋友和学生交流,注重“众”与“独”相结合。
会计学院陈文川老师作分享
对于“如何建立跨团队研究模式,有效地整合身边资源”,会计学院陈文川老师认为,在学院层面,可申请访问学者,参加“博士导研计划”,与校外导师结成科研团队,研究过程多向首席教授、学科带头人请教;在同事之间建立科研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专长分工合作,在参与学术会议和沙龙过程中启发灵感;在学生层面上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实践、以实践验科研的相互促进作用。
信息科学学院石晓红老师作分享
信息科学学院石晓红老师在开展图像边缘保持滤波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的过程中,得益于学科带头人、学院领导和学校科研前辈的带动,实现了研究团队的学科、校际跨越。她希望接下来可以吸引学生一起从事研究工作,更大程度上实现跨学科模式转变。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许晓丹老师作分享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许晓丹老师大胆尝试转移性乳腺癌ER、PR、HER-2及分子分型的异质性分析研究这一新领域研究,打破自身专业界限,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与医学研究领域进行整合。她在“博士导研计划”的研究中,到多家医院搜集大量一手病例资料,定向分析转移性乳腺癌乳腺原发病灶与转移灶其分子分型及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从而为制定、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唐波老师作分享
同样采取跨领域研究模式的唐波老师则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经济脆弱性和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管理。经研究认为,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要经过科学的规划,具备较为规范化的管理,既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场所,比如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又能提升城市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综合能力。围绕这一选题,他对广州、河源、汕头等不同城市开展调查研究并已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经济与贸易学院周国军老师作分享
经济与贸易学院周国军老师结合数学、气象学和金融学知识进行跨学科选题研究。他重点讲述西太平洋暖池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变化的联系。周老师形象地将西太平洋暖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比喻为医学中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大气环流在暖池上空上升,随后把低纬度的热量和水汽送到高纬度,因此,暖池区域在全球的气候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在做气象预报时基本采用数字模拟预报,由于各国的关注点和技术水平差异,对暖池及其它和全球气候的联系进行刻画时产生差异,联合国将不同国家的模式进行对比,我的研究则从中选出24个模式结果,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对比他们对暖池变化特征的刻画能力差异以及这些变化和全球不同区域之间联系的差异,从中解决是否存在物理机制的问题,最终为业务部门的预报提供参考。”考虑到参加沙龙的老师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周老师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各领域专家、学者指点迷津
踊跃质疑、提问,在思维交锋中擦出学术火花
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举办教师学术沙龙,为科研同道、志趣相投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思维交锋和灵感碰撞的学术平台,这一平台的建设不仅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上、下半场两个板块的沙龙交流中,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学督导、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专家学者云集建言献策、指点迷津。
专家点评
一是关于科研的目的。科学研究是人类大脑的本能,是国家、民族、企业、个人或其他利益团体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生活、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需要。资源与城乡规划系陈俊合主任认为,注重科研成果发表的前提是要理清成果发表与研究价值、现实意义的关系,好的科学研究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人民做贡献、谋福祉,只有这样才能出更高层次的成果。教学督导潘敬运教授也指出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而研究的问题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意义,可以是技术层面的创新,精益求精,从而提高生产能力;也可以是科学理论的突破,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是关于科研的意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探索和认识未知,创造学术价值,构建科学知识。“身为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将习得的能力传授给学生。”潘敬运教授希望老师们不忘初心,潜心提升自我,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体育部许振刚副教授说:“科研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是学校的,更高一层是社会的。希望老师们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和平台,努力做好科研,进而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三是关于科研的氛围。学校提出“学术强校,质量立校”发展方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许振刚副教授高度认可学校近年来营造科研氛围的系列举措。学校重视科研竞争力,不仅提高科研成果奖励力度,还全面实施“六大人才计划”引育并重,跨领域、跨学科搭建科研平台,构建学术共同体,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些举措已成为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福利、福音。
四是关于科研的立场和视角。教学督导韦沛文教授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广泛适用的真理,站在不同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的青年学者自然会有迥然不同的观点,科研犹如盲人摸象,研究结果也会因研究水平、方法、手段、观点和立场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因此,科学研究不能以个人立场和观点做片面的判断和笼统的总结,而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反复的科学实践。王庭槐教授也认为,我们的科学研究要掌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开拓研究视角,又要专注寻求科学真相。学生和老师的阅历不同,看待研究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李想老师也同样提出多与导师、同行、学生交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五是关于研究的层次。许振刚副教授认为,科研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奠定,“质变”则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生。层次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李想老师认为,“专业”与“个人兴趣”相结合有利于深化研究层次。陈俊合教授指出,科学研究应当与社会民生相结合,开展更深入、更有质量的应用型研究。比如周国军老师在对西太平洋暖池的研究时,可以与气象台风的实例相结合;唐波老师在对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研究时,可以进一步与遥感等领域结合。这将有利于拓宽研究领域,提高文章深度,对地方经济和国计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六是研究的模式创新。教务处尹小川处长回应了陈俊合教授提出的,顺应智能信息化时代下,教师和学生同样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跨学科开设相关前沿技术公选课的提议。他指出,教务处已经在着手线上、线下相结合新课程体系建设,以促进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交融,助推教学与科研模式的创新。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苏宁副处长也非常认可此举。陈文川老师正与同学一起实践的教师精讲、个体摸索、团队探讨和成果分享的“四段式”科研法也旨在探索科研模式的创新,教师通过对科研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关联学习;科研工作者根据知网、专业网站、科研工具进行探索自学;研究团队针对题目、论文框架、观点进行学术沙龙探讨;最后形成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并投稿发表,而发表的成果又重新进入课堂参与新一轮的科研过程。
沙龙尾声,学校督导韦沛文教授、潘敬运教授一致认为本届学术沙龙与首届相比,探讨的内容更加细致、深入、开阔,学术味道和研究氛围更加浓郁,老师们在科研中有了新的体会和做法。“学术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和‘博士导研计划’的实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张玲处长如是说,希望年轻教师能通过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提高科研兴趣,锻炼科研思维,提升科研水平,通过沙龙活动和“博士导研计划”,与老师、学生、校外导师和同行碰撞出新的火花,在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王庭槐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他为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不断学习、改进过程中的收获感到欣慰,为学科、人事、校办、教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精心组织致以谢意,希望第三届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有更多年轻教师参与其中,使沙龙的氛围更加活跃,一边分享成果,一边观点争鸣,一起探讨科学前沿,甚至可以将自家的自制点心也带过来一起“下午茶”,在畅谈与交流中,实现学术共成长。
本届学术沙龙由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主办,活动得到校内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教师们通过学术沙龙这类非正式的交流平台,在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思维的碰撞中,互学互鉴,他人之石,可以攻玉,深刻认识教学与科研现状,制定出契合自身实际的科研行动计划,为学校实现“学术强校,质量立校”方略做出更大贡献。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青年学者、高层次科研成果、极具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科研选题从中诞生。
学术沙龙现场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宣传与新闻中心供稿
文| 苏静娜 刘 英
图| 黄要武
审校| 张 玲
责编| 杨佳妮